第347集:民间的疾苦(1 / 2)

《商鞅济民》

第一章:变法余波

秦国的变法在卫鞅的雷厉风行下推行了数年,成效斐然。昔日荒芜的土地如今阡陌纵横,田间尽是辛勤劳作的农夫,粮仓堆满了粮食,秦军在战场上亦是屡战屡胜,让列国为之胆寒。栎阳城中,商铺林立,一片繁华之象,处处彰显着秦国正一步步走向强盛。

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沐浴在变法带来的光辉之中。在都城栎阳的偏僻角落里,还住着这样一群百姓,他们衣衫褴褛,面黄肌瘦,每日为了一口吃食发愁。

老栓一家便是其中代表。老栓年逾五十,本就体弱,家中几亩薄田,因前几年天公不作美,收成寥寥,又要上缴赋税,如今家中已经揭不开锅了。他的儿子大牛在秦军服役,可微薄的军饷也难以支撑家里的开销,儿媳带着年幼的孙子,只能靠挖些野菜勉强糊口。

这日,老栓拖着疲惫的身子从外面回来,望着家中徒有四壁的屋子,重重地叹了口气。儿媳正在灶前煮着野菜汤,那几乎看不到几颗米的汤,散发着淡淡的苦涩味道。

“爹,您回来了,今天外面可有什么消息?”儿媳问道。

老栓摇了摇头,“还能有啥消息,咱这苦日子,也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啊。”

就在这时,卫鞅正坐在府中,看着各县呈上来的关于变法成果的奏报,脸上并无太多喜悦之色。他深知,变法虽让秦国整体强大了,可那些底层百姓的困苦若不解决,秦国的根基终究不稳。

第二章:深入民间

卫鞅决定亲自深入民间去查看情况,他换上了一身普通的布衣,带着几个亲信,悄然离开了府邸,朝着栎阳的贫民聚居区走去。

刚踏入这片区域,一股破败的气息便扑面而来。狭窄的街巷里污水横流,房屋破败不堪,百姓们看着都眼神麻木,毫无生气。

卫鞅看到一个老妪正坐在门口缝补着一件破衣裳,那衣裳上已经满是补丁,几乎看不出原本的模样了。

“老妈妈,您这日子过得可还艰难呀?”卫鞅上前温和地问道。

老妪抬起头,打量了一下卫鞅,见他穿着普通,便叹着气道:“艰难呐,这变法是好,可咱穷人没啥力气,田也种不好,饭都吃不上几口,唉。”

卫鞅听了,心里一阵酸楚,又继续往前走,遇到了一群孩童,个个瘦骨嶙峋,正围着一个小泥坑玩耍,那所谓的玩具不过是几块破石头。

一个稍大些的孩子看到卫鞅,怯生生地问:“大叔,你有吃的吗?我们都饿了好久了。”

卫鞅眼眶泛红,从怀里掏出了几个干粮递给孩子们,孩子们如获至宝,狼吞虎咽起来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