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7集:民间的疾苦(2 / 2)
他一路走,一路问,听到了各种各样百姓的苦处,有的是因为家中有人残疾无法劳作,有的是遭了灾却没有余力恢复生产,还有的是被当地的恶霸欺凌,日子过得苦不堪言。
第三章:制定对策
回到府邸后,卫鞅心情格外沉重,他召集了身边的谋士以及一些负责民政的官吏,开始商讨救济百姓的措施。
“如今民间百姓困苦,我等不可坐视不管,必须要想出切实可行之法,助他们度过难关。”卫鞅面色严肃地说道。
谋士甲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大人,可否设立一些公田,招募那些贫困无地的百姓去耕种,所得收成一部分归他们自己,一部分上缴官府,如此既能让他们有活干有饭吃,也能增加官府的储备。”
卫鞅微微点头,觉得此法可行,又有官吏提议:“对于那些家中有残疾之人的家庭,官府可定期发放一些粮食和生活用品,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。”
“还有,对于受灾的地区,应当减免赋税,同时组织人力物力帮助他们修缮房屋,恢复生产。”另一个官吏补充道。
卫鞅一边听,一边在竹简上记录着,经过一番商讨,一套完整的救济措施渐渐成形。
首先,在各郡县划出一定数量的公田,按照贫困程度挑选百姓前去耕种,官府提供种子和农具,收成按三七开,百姓拿七成。其次,设立专门的救助机构,登记各地贫困家庭的情况,定期发放物资。再者,对于受灾地区,根据受灾程度减免赋税一到三年不等,并且官府出资雇佣劳力帮助重建。
第四章:实施救济
措施制定好后,卫鞅立刻下令各郡县开始实施。
在雍城,县令接到命令后,马上组织人手去挑选合适的公田,然后张贴告示,召集贫困百姓。消息传开,许多原本绝望的百姓纷纷赶来报名。
李二麻子就是其中之一,他家因为之前父亲生病,花光了积蓄,还欠了外债,如今田地都快卖光了,正愁没活路。看到告示后,他赶忙来到县衙登记。
“大人,这真的能让咱去种公田,还能拿七成收成吗?”李二麻子有些不敢相信地问。
县令笑着说:“这是商君的命令,自然是真的,你且好好干活便是。”
李二麻子激动得连连点头,跟着众人来到了公田,看着那肥沃的土地,仿佛看到了生活的希望,他拿起农具,卖力地开垦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