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7集:太子登基(2 / 2)

“好处?”甘龙冷笑一声,“那是剜了宗室的肉!君上刚登基,难道要看着公族离散,天下人耻笑我秦国无礼吗?”

两派官员如同两阵对垒的士兵,唾沫星子在空气中飞溅。太子驷看着阶下那张张或激动或愤懑的脸,忽然想起十岁那年,他因私藏旧贵族送来的玉璧,被父亲罚在宗庙里跪了三日。卫鞅当时就在殿外,隔着窗棂对他说:“太子,法若不行,何以服众?”

那时卫鞅的声音还带着几分温和,不像如今这般锐利如刀。

三、书房里的权衡

退朝的鼓声敲了三下,太子驷却没有回寝宫,径直走向了偏殿的书房。这里曾是他处理庶务的地方,案头还堆着上月各县报来的农事记录。

内侍端来的茶汤凉了大半,他却浑然不觉。指尖划过一份密报,是昨日收到的:商於之地的旧贵族正在串联,扬言若不废法,便要率私兵入都“清君侧”。另一份则是卫鞅送来的,附带着河西守军的名册,半数将领的名字旁都标注着“军功爵”。

“君上,”贴身内侍低声道,“公子虔求见。”

太子驷皱眉。这位伯父自被卫鞅处以劓刑后,便闭门不出已有五年。他挥了挥手:“让他进来。”

公子虔穿着粗布麻衣,脸上的疤痕在烛火下显得格外狰狞。他没有行君臣之礼,只是坐在对面的蒲团上,声音沙哑如磨石:“鞅,外人也。今父丧未除,他便敢在朝堂上咄咄逼人,可见其心术不正。”

“伯父此言差矣。”太子驷端起茶杯,水汽模糊了他的表情,“卫鞅于秦有功。”

“功高盖主,便是罪!”公子虔猛地拍向案几,青铜灯盏晃了晃,“他让宗室子弟去充卒伍,让有功的庶民与公族同列,这是要毁了我嬴氏的根基!新君若要坐稳这个位置,必须除了他!”

太子驷沉默着。他记得卫鞅刚入秦那年,穿着破旧的褐衣,在宫门外等了三天三夜。父亲与他谈了五日五夜,出来时说的第一句话是:“秦国要有希望了。”

那时的秦国,连给周天子的贡赋都凑不齐,河西之地被魏国占了二十年,连孩童都唱着“秦人怯,魏军锐”的歌谣。是卫鞅,带着一批拿着尺子的官吏,把阡陌划成了方方正正的田垄;是卫鞅,在渭水边立起那根三丈高的木头,让百姓相信“徙木者真可得五十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