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72章 绯闻(1 / 2)

“东方公司有意筹拍《中正传》《美龄传》《尼古拉传》三部曲,总投资3亿港币!”

“据相关人士透露,此番不同于以往的影视作品,是真正的人物传记片,以个人视角为主线。”

“三部曲将尊重史实,还原...

陈奇站在办公室窗前,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,心里却并不轻松。虽然《都市观察》关于洛杉矶暴动的深度报道已经发布,社会反响热烈,但他知道,这只是开始。真正的挑战,才刚刚拉开帷幕。

“陈主编,有位先生说要见您。”前台小赵敲了敲门,探出头来。

“谁?”陈奇问。

“他说是退休老记者,姓林。”

陈奇微微一愣,随即点头:“请他上来吧。”

几分钟后,一位头发花白、穿着朴素的老人走进了办公室。他的步伐稳健,眼神里透着一种久经风霜的沉稳。

“林老?”陈奇迎上去,伸出手。

“是的。”老人点点头,握住了陈奇的手,“我看了你们的报道,特意来拜访。”

“请坐。”陈奇请他在沙发上坐下,又倒了一杯茶,“您是哪位前辈?”

“我姓林,林振声。”老人端起茶杯,轻轻吹了口气,“我年轻的时候在《人民日报》工作过,后来调到地方媒体,退休前是《南方日报》的总编。”

“原来是老前辈。”陈奇肃然起敬,“您对我们这篇报道怎么看?”

林振声喝了口茶,缓缓道:“你们的报道,我仔细看了。结构清晰,数据详实,采访全面,最重要的是,没有偏激,没有煽动,而是把事实摆在读者面前,让他们自己去思考。”

他顿了顿,又说:“你们做得很好。在现在的环境下,能做到这一点,不容易。”

陈奇笑了笑:“谢谢您的肯定。我们确实想做到客观、中立,但有时候也担心会不会太保守。”

“不保守。”林振声摇头,“你们没有回避问题,也没有回避矛盾,而是用事实和逻辑去引导读者,这是真正的新闻精神。”

他放下茶杯,看着陈奇:“你们有没有想过,下一步要做什么?”

陈奇一愣:“下一步?”

“是的。”林振声点点头,“这篇报道已经引起了关注,读者也在思考。但新闻的影响力不能只停留在一篇文章上。你们得把这件事做成一个系列,甚至一个长期的议题。”

“您的意思是……继续深入?”陈奇若有所思。

“对。”林振声说,“洛杉矶暴动不是孤立事件,它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结构的问题。你们可以从这个点出发,深入挖掘国内类似的社会现象,比如城乡差距、阶层流动、教育资源分配、执法公正等等。”

“您是说……把洛杉矶暴动作为一个引子,带出我们自己的问题?”陈奇眼睛一亮。

“正是如此。”林振声点头,“新闻的价值,不只是记录事件,而是引发思考,推动改变。你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,接下来,要走得更远。”

陈奇沉默了几秒,然后郑重地点头:“林老,您说得对。我们确实不能止步于此。”

“那你们打算怎么做?”林振声问。

“我们正在筹划下一期的选题。”陈奇说,“本来想继续做经济方面的深度报道,但现在看来,社会问题更值得深入挖掘。”

“很好。”林振声笑了,“如果你们需要资料或者人脉,我可以帮忙联系几位老朋友。他们有些是退休的学者,有些是体制内的研究者,也许能给你们提供一些帮助。”

“那太好了!”陈奇激动地说,“我们正愁资源不够呢。”

“那就这么定了。”林振声站起身,拍了拍陈奇的肩膀,“年轻人,你们这一代媒体人,肩负的责任比我们那一代更大。你们要做的,不只是记录,而是推动社会进步。”

送走林振声后,陈奇回到办公室,坐在桌前,久久没有说话。

他知道,林振声的话不是客套,而是真心的期待。而他自己,也确实不想止步于一篇报道。他想做的,是真正有影响力的新闻,是能改变社会、推动时代的报道。

“佳佳!”他突然站起来,朝门外喊了一声。

“来了。”于佳佳推门进来,“怎么了?”

“我们得重新调整下一期的选题。”陈奇说,“我们要做一个系列报道,主题是‘社会结构性问题与我们的时代’。”

“你是说……把洛杉矶暴动作为引子,带出国内的问题?”于佳佳眼睛一亮。

“对。”陈奇点头,“我们要从教育、就业、阶层流动、城乡差距、执法公正等多个角度切入,做一个深入的系列报道。”

“这会不会太敏感?”于佳佳皱眉。

“敏感是肯定的。”陈奇说,“但我们不是要批判,而是要呈现事实,引导思考。就像林老说的,我们要用事实和逻辑去说话,而不是情绪。”

“我明白了。”于佳佳点头,“那我来负责教育部分,老李那边可以负责城乡差距,小赵和小林继续做国际比较,你统筹全局。”

“好。”陈奇笑了笑,“这次我们要用三个月的时间,做一个真正的深度系列。”

“那我们得重新分工了。”于佳佳说,“还要联系专家、做调研、收集数据。”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