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72章 绯闻(2 / 2)

“是的。”陈奇点头,“从明天开始,我们进入新的阶段。”

窗外的阳光依旧洒进来,照在办公桌上,也照在陈奇的脸上。他知道,这条路会很难,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。

因为,这就是他们的时代。

陈奇回到办公室后,立刻召集了核心团队开会。他把林振声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都说了出来,大家听后,陷入了短暂的沉默。

“这确实是个好方向。”老李率先开口,“但我们要怎么做?国内的社会问题比洛杉矶暴动更复杂,涉及的利益也更多,我们能深入挖掘吗?”

“我们可以从数据和事实入手。”陈奇说,“比如城乡差距,我们可以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对比不同地区的收入、教育、医疗资源。比如阶层流动,我们可以做调查,看看普通家庭的孩子,有多少能通过努力改变命运。”

“但这些数据,有些是敏感的。”于佳佳皱眉,“如果被误读,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。”

“所以我们要更谨慎。”陈奇点头,“我们不是要批判,而是要呈现。我们要让读者看到问题,同时也要让他们看到希望。比如,我们可以采访一些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年轻人,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,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,又如何克服。”

“这个角度不错。”小赵说,“我们可以做一个‘普通人的一天’系列,记录不同阶层、不同地区、不同职业的人的生活状态,让读者自己去感受社会的差距。”

“对,这个可以。”陈奇点头,“我们可以分地区、分行业、分年龄层,做一系列的人物特写。用真实的故事,去呈现社会的现状。”

“那我们得重新分配任务。”老李说,“教育部分,佳佳你继续负责,城乡差距我来,小赵和小林负责阶层流动和就业问题,陈主编统筹全局,同时联系专家和学者。”

“好。”陈奇点头,“我们得尽快启动。这次的系列报道,我们要做三个月,每一期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。”

“那我们得先做调研。”于佳佳说,“得联系学校、企业、政府机构,收集数据,还要做实地走访。”

“我已经联系了几位社会学教授。”陈奇说,“他们愿意接受采访,也愿意帮我们分析数据。另外,我还在联系几位基层干部,他们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一线的观察。”

“那我们得抓紧时间。”老李说,“这次的报道,比洛杉矶暴动那次更复杂,需要的资料更多。”

“是的。”陈奇点头,“我们得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。”

---

接下来的几天,整个团队进入了新一轮的高强度工作。

办公室里,依旧是灯火通明,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。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,整理资料、撰写稿件、核对数据,甚至连吃饭都成了次要的事情。

陈奇每天加班到深夜,回到家时,龚雪已经睡了。他轻轻推开门,走进卧室,看着熟睡的她,心里一阵愧疚。

“你又加班到这么晚?”第二天早上,龚雪一边给他热牛奶,一边问。

“嗯。”陈奇点头,“这次的报道比上次更复杂,我们需要做的调研更多。”

“你能不能别这么拼?”龚雪叹了口气,“你要是累垮了怎么办?”

“我这不是好好的吗?”陈奇笑了笑,“你放心,我会注意身体的。”

“你总是这样。”龚雪摇头,“好了,我给你煮点粥,你吃完再去上班。”

陈奇看着她忙碌的背影,心里一阵温暖。他知道,自己能走到今天,离不开她的支持。

---

几天后,团队终于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调研。

他们整理出了一份详细的报告,涵盖了城乡差距、教育不公、阶层固化、就业困难等多个方面。数据详实,案例丰富,逻辑清晰。

“这份报告,可以作为我们系列报道的第一篇。”陈奇在会议上说,“我们要从宏观的角度,先让读者了解整个社会的结构,然后再深入到具体的领域。”

“那我们怎么开头?”于佳佳问。

“我们可以用一个真实的故事。”陈奇说,“比如一个农村孩子,从小努力读书,考上大学,毕业后却发现自己很难融入城市,找不到理想的工作,最终只能回到家乡。”

“这个故事太常见了。”老李说,“但正因为常见,才更有代表性。”

“是的。”陈奇点头,“我们要用这个故事,引出整个社会的结构性问题。”

“那我们得找一个合适的采访对象。”于佳佳说,“得真实,得有代表性。”

“我已经联系了几位受访者。”陈奇说,“他们都是来自不同背景的年轻人,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。”

“那我们就先从这些采访开始。”老李说,“先把他们的故事整理出来,再结合数据和专家分析。”

“好。”陈奇点头,“我们得加快进度,争取在下一期《都市观察》上,推出这个系列的第一篇。”

窗外的阳光洒进来,照亮了整个办公室。团队成员们眼神坚定,他们知道,这次的报道,将会是一次真正的挑战。

但他们也明白,这正是他们的使命。

属于他们的时代,正在来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