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七章 沼气池成,能源的独立(1 / 2)

寒流,比预想中来得更早,也更猛烈。

北风像一头狡猾的狼,叼着西伯利亚的冰雪气息,蛮横地撞开秋日最后的温存,将整个江家乡一夜之间拖入了凛冬的序幕。

光秃秃的树杈在风中呜咽,像一根根伸向苍穹的绝望的手指。

建国菜站的生意,因为天气的转冷,反而愈发红火。

谁不想在这寒冷的日子里,吃上一口水灵灵的青菜呢?

但铺子里的气氛,却日渐凝重。

苏秀云的眉头,像这天气一样,已经锁了好几天。

她忧心忡忡地看着后院角落里那堆得越来越少、如同小山包般的煤炭,心里一阵阵发紧。

李虎终究是没能创造奇迹。

他跑遍了隔壁李家县所有的煤站和私人煤窑,得到的答复都惊人地一致——上面有文件所有煤炭统一调配,优先供应国营大厂,私人买卖,一律禁止。

王家的报复,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,早已将周边所有的通路都死死封锁。

“爹,煤……就剩下最后两百斤了。”

夜里,苏秀云给江建国端上一杯热水,声音里是藏不住的焦虑,“铺子里焯水、烘干的活计已经停了。家里的火炕,我也不敢烧得太旺,只在半夜给萌萌那屋续上一点火。再这么下去不出十天,咱们家……就要断火了。”

没有了火,在这个零下十几度的冬天,意味着什么,不言而喻。

蔬菜无法加工,生意要停摆;更重要的是,家里没有暖气,大人还能扛,三岁多的萌萌,如何抵挡这刺骨的严寒?

江建国接过那杯热水,杯壁的温度,却暖不了他眼神中的冰冷。

他平静地呷了一口,似乎早已料到这个结果。

“慌什么。”

他看着苏秀云,声音沉稳得像一块磐石,“煤我们以后多得是用不完。只是,不再是烧的黑煤,而是烧的老天爷赏的‘天火’。”

江建国没有解释。

第二天一早,他就将那个更显阴沉的李豹叫到了跟前。

江建国将他们领到院子后头,那片专门用来堆放猪粪和秸秆的空地上,用石灰在地上画出了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图样,里面有深坑有管道还有一个密封的圆顶。

“三位师傅,”

江建国开门见山,从怀里掏出厚厚一沓“大团结”,直接拍在旁边的石磨上,足有两百块钱,“我要在这儿,挖一个大池子。工钱,一天一结,每人五块。另外,管三顿饭,顿顿有肉。”

一天五块,还管肉!

这个价钱,在当时简直是天价!

三个老师傅的眼睛瞬间就直了,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。

“江……江老板,您这是要干啥?建个大地窖?”

泥瓦匠老张头,结结巴巴地问道。

“不是地窖。”

江建国指着地上的图纸,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,“我要建一个沼气池。一个能让咱们烧火做饭,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的沼气池。”

“沼气池?”

三个老师傅面面相觑,脸上写满了困惑和不解。

他们隐约听说过这玩意儿,不就是个大粪坑吗?

听说有些地方搞过,臭气熏天不说那火苗比萤火虫还小,点根烟都费劲,根本中看不中用。

这江老板,莫不是被人骗了,要花大价钱建个没用的玩意儿?

江建国看出了他们的疑虑,却懒得解释。

他只是将那沓钱,又往前推了推。

“你们不用管这是什么。就按我这图纸上画的来,尺寸、管道、密封一分一毫都不能差。活儿干得好,完工之后,每人再加二十块的赏钱。”

重赏之下,所有的疑虑都化作了动力。

三个老师傅不再多问,拿起工具,便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。

接下来的半个月,江家大院成了全村最热闹也最古怪的地方。

江建国像一个最严苛的监工,每天都守在工地旁。

村民们只看到他指挥着工匠,挖了一个足足有半间屋子那么大的深坑,用青砖和水泥砌得严严实实,又从里面铺设出密密麻麻的管道,最后用巨大的石板,将整个坑彻底密封了起来只留下了几个小小的阀门和管道口。

村里的风言风语,也随之四起。

“看见没?江建国真是疯了,花大价钱在自家后院挖了个大粪坑!”

“我听说那叫什么沼气池,就是把猪粪人粪放进去能出气点火,屁用没有!”

“真是烧包的!有那钱,干点啥不好?非得跟一堆大粪过不去,我看他是钱多得没处花了!”

江建国对这一切充耳不闻。

他白天监督工程,晚上则等所有人都睡下后,悄悄地行动。

那正是他用所剩无几的灵泉雾气,混合了空间黑土的精华,耗费了巨大的精力才凝结出的独一无二的“超级酵母”!

他不知道科学的原理,但他知道,灵泉的力量,能将万物的生机催发到极致。

发酵,本质上也是一种生命活动。

他要用这逆天的力量,将这场发酵的过程,缩短无数倍,并将其效率,提升到一个这个时代的人类无法想象的境地!

半个月后,沼气池正式完工。

那三个拿了高额工钱的老师傅,虽然活干得无可挑剔,但心里依旧犯嘀咕,觉得这大几百块钱,怕是要打了水漂。

江建国将所有人都请到了后院,他让人将一根新买的橡胶管,一头接在沼气池的管道阀门上,另一头则接在了厨房里一个崭新的专门定做的沼气灶上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