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扶贫档案墙的坍塌(1 / 1)

青川县某村的扶贫档案墙倒下去时,正午的日头正毒得晃眼。23 块展板像被抽走了脊椎,哗啦一声砸在地上,扬起的灰尘里混着浆糊味和陈年纸墨的腥气。最上面那块 "年度脱贫先进村" 的铜牌磕在青石板上,边角瘪进去一块,露出里面的铁色,像颗生了锈的蛀牙。驻村书记张建军的手掌还红着,五个指节泛着白,指腹沾着墙皮的白灰,混着掌心的汗,在砖墙上洇出片浑浊的印子 —— 这面墙是他亲手砌起来的,现在又亲手推倒了。

村长王老五的烟袋锅 "当啷" 掉在地上,铜锅沿磕出个小豁口。火星子溅在他的解放鞋上,烧出个黑窟窿,他却浑然不觉,只是瞪着地上的狼藉。张建军按在墙上的手印还没干,像枚丑陋的印章,盖在 "精准扶贫" 四个烫金大字上。"张书记您这是......" 他的旱烟杆在手里转得飞快,烟杆上的铜箍磨得锃亮,是用去年卖核桃的钱新换的,"这可是明天迎接省里检查的重头戏啊!县扶贫办的人上周还来看过,说这墙是咱村的脸面......"

张建军没说话,弯腰去捡最底下的展板。硬纸板被摔得变了形,"脱贫户产业台账" 几个美术字裂成了两半,露出里面发黄的瓦楞纸。背面有行铅笔字,被浆糊浸得发皱,却还能看清:"王二楞的羊丢了三只,没来得及记。" 字迹很轻,像是怕被人看见,末尾的句号用力点成了个黑疙瘩,把纸页都戳透了。

"记啥记?" 张建军突然低吼一声,把展板往地上一掼,纸板发出痛苦的呻吟。他的迷彩服袖口磨破了,露出里面起球的秋衣,是前年县里慰问时发的,洗得发灰,腋窝处还打着块蓝布补丁。"王二楞媳妇住院的缴费单,我记了三回日期,可她床头的暖壶空了三天,我没看见!" 他的声音里带着哭腔,喉结在晒得黝黑的脖子上滚动,像吞了个滚烫的石头。

灰尘渐渐落定,露出展板上花花绿绿的照片。王二楞抱着领头羊的笑脸被摔得歪歪扭扭,照片里的羊还是雪白的,现在丢的三只里就有它。羊耳朵上的红布条在照片里格外显眼,那是张建军亲手系的,说是 "吉祥红"。旁边贴着的 "帮扶日志" 上,他的钢笔字写得工工整整:"3 月 15 日,指导王二楞填写《养殖补贴申请表》,群众满意度 100%。" 墨迹鲜亮得像昨天刚写的,纸页边缘却卷了边,是被他反复翻看摩挲的。

"那不是您忙嘛......" 王老五捡起烟袋锅,烟丝撒了一地,混着展板上掉下来的彩色纸屑,"光这面墙,您就熬了七个通宵,光胶水就用了三瓶,手指头上全是倒刺......" 他记得张建军为了让展板整齐,半夜里还在村委会院子里用尺子量间距,手电筒的光在墙上晃来晃去,像个虔诚的教徒。

"熬通宵?" 张建军突然蹲在地上,肩膀抖得像风中的玉米叶。他从裤兜里掏出本贫困户名单,纸页卷得像根麻花,最上面王二楞的名字被泪水泡得发皱,"我是在熬通宵,可我熬的是这些破纸!王二楞媳妇大出血那天,我正在写 ' 感恩教育总结 ',写他如何感谢党的好政策,可他在医院走廊里跪着求医生先做手术!" 一滴浑浊的泪砸在 "家庭年收入" 那一栏,墨字晕开,把 "5800 元" 变成了团黑,像块洗不掉的污渍。

他的指甲深深掐进纸页,王二楞家那三间漏雨的土坯房突然浮现在眼前 —— 上次去拍 "住房安全保障" 照片时,他特意让王二楞把破洞的屋顶用塑料布盖好,说 "拍出来好看"。拍完照他就忘了这事,直到昨天去王二楞家,才发现塑料布早被风刮跑了,房梁上的裂缝能塞进拳头,雨水顺着墙缝往下淌,在墙上画出狰狞的黄道子。

"您不是还帮他家申请了危房改造吗?" 王老五蹲下来,烟袋锅在地上磕了磕,"那审批表我看您改了八遍,每回都说明天就交,字写得比给自家孩子写信还认真......"

"改八遍有啥用?" 张建军把名单往地上一摔,纸页散开,露出夹在里面的住院通知单。王二楞媳妇的名字 "李秀莲" 三个字被泪水泡得发胀,诊断结果 "产后大出血" 下面,缴费金额 "8762 元" 用红笔标得刺眼。"审批表还在镇政府的抽屉里躺着,盖着 ' 待研究 ' 的戳,人家医院可不等,停药三天了!" 他想起王二楞那双布满裂口的手,当时攥着他的胳膊,指甲几乎嵌进他的肉里,"张书记救救俺媳妇,俺给你磕头了",而他当时正忙着给档案墙贴 "产业帮扶成效图",图上的羊画得肥肥壮壮,比王二楞家实际的羊大了一圈。

专项组的老张踩着露水进村时,正撞见这满地狼藉。他的黑皮鞋陷在泥里,鞋跟沾着片枯黄的玉米叶,是从村口的晒谷场带过来的。弯腰捡起那块写着羊丢了的展板,背面的铅笔字被露水浸得更清晰了,笔画里还卡着点木屑 —— 是王二楞家那只掉漆的木羊圈上的,去年张建军帮他修羊圈时,还夸那木头结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