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3章 最后整改后二次验证(2 / 2)

1. 验证内容设计

薄弱点复现测试:

① 高温诱导测试:3 次复现 50℃台灯照射场景,每次持续 24 小时,监测是否死机;

② 错误密文回溯测试:用前次成功破解的 5 字符明密文对,尝试推导新加密逻辑,验证短密文破解情况;

极限性能复测:

① 低温测试:-37℃持续 72 小时,每小时记录晶体管参数、加密功能;

② 连续运行测试:720 小时不间断加密,沿用前次 “3 班值守 + 双电源” 模式;

③ 防破解全算法复测:19 种攻击算法逐一验证,重点关注逻辑分析类算法成功率;

便携性验证:测量整改后设备重量、尺寸,模拟野外徒步携带(装入帆布包颠簸 2 小时),测试后检查部件是否松动、功能是否正常。

2. 验证工具与环境

沿用前次测试的 - 37℃干冰 - 液氮测试舱、XJ4318 示波器、MF-10 万用表等设备,测试前重新校准,确保数据可比性;

高温测试采用 “台灯 + 温控器” 组合,精准控制舱内温度 50℃±1℃,比前次 “单纯台灯照射” 更稳定;

防破解测试新增 “密钥自毁触发验证” 工具 —— 手动计数器记录物理干扰次数,观察密钥是否自动清除。